新华社北京5月23日体育专电北京市海淀区教委体卫中心23日下午在清华大学附属中学上地学校开展“海淀区中学生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展示活动。
本次展示活动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室外“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展示活动及训练体验活动,第二部分为室内研究讨论会。
据悉,本次活动是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规定》中关于“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要求的有益探索,也是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科学健身示范区专项研究的子课题——“学生身体运动功能理论与方法”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在雾霾条件下如何组织学生开展有效的、科学的运动是困扰很多学校的难题。在海淀区教委体卫中心的大力支持下,清华大学附属中学上地学校从去年开始探索“中学生身体运动功能训练”,进行有益的尝试。
与传统体育教育不同,“中学生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更重视从学生生长发育规律出发,按照人体功能解剖的结构理论和运动生物力学原理,通过创编一系列的动作模式并经过训练来提高神经系统对身体稳定性、灵活性的控制能力,它重视对学生身体运动的功能筛查、动作准备、运动链训练、核心柱力量和恢复再生等检测与训练。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上地学校十分重视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并将这种运动训练的新理论、新方法引入增强学生体质健康的工作实践中。学校在海淀区教委体卫中心及众多的体育专家指导下研发的“中学生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分为室内和室外两部分:室内身体运动功能训练适应在雾霾、风雨天气下学生体育运动的需要,可以矫正学生不良的身体礀态、形态和步态,提高学生的心肺功能;室外身体运动功能训练通过对学生身体动作模式的训练,全面强化神经肌肉的支配能力,提高学生跑、跳、投等运动功能。(完)2014/05/23 22:00
+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